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不舉手,不會死

在來唸書之前,大家都說東方教育下的小孩上課不愛發言,西方教育下的小孩很有主見很常發言。那時我沒有覺得這有甚麼對錯,我的確上課會想睡覺,老師表達方式太枯燥我會不吝惜(?)擺臭臉,當我不覺得我的意見有多厲害時就不舉手-地球還是好端端的轉,我還是一路唸到了大學畢業。


原本我覺得也許西方教育真的比較inspiring,所以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要表達-應該是說在出出國前,我對舉手的定義是「當你有甚麼有意義的東西要講時就敢舉手發言」。

我錯了。

 

開學才一個月我立刻發現很多西方教育下的人舉手單純只是為了舉手,是一種「我舉手故我在」的邏輯,我一直舉手就代表我好認真、超有參與感,老師快點選我選我!我畢生最討厭的就是積極進取的人(咦?),這種仿佛來到百萬小學堂的氣氛真的讓我時時想要巴一直舉手的人的頭。

真正舉手發言說得言之有物的人大概只佔舉了手的人的一半,如果可以把這些廢話手的時間都省下來我們可能每堂課可以早十五分鐘下課,也可以把時間留給其實沒有聽懂而真正想發問的人。

還有些人完全不介意大家發現他只是為了舉手而舉手,會在老師問:「有人對這個問題有反對的意見嗎?」時舉手說:

其實我也不是反對啦!我只是想說...(後半段就是把前半小時大家討論的東西原文換句話說一次)。

更誇張的是有一次一個同學因為剛搬入租屋處還沒有網路,無法下載隔天的reading,但是在甚麼鳥蛋都沒念的情況下他還是不斷舉手講一些空泛而似是而非的東西,完全就是copy了台灣神算占卜講廢話還讓你覺得好準好準的技巧!

反正各位同胞,請不要再覺得西方人上課都會一直發言要好好學習,發言重質不重量,請不要耽誤全班的下課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