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巴黎大雜燴:假文青PACKAGE

不知不覺中距離從巴黎回來過了兩周,但我仍然沒有時間寫遊記...默默覺得已經快要忘記我第幾天去了哪些地方...只好以大雜燴的回顧彌補我殘破的記憶力。

                               

在去巴黎之前我一直很相信這本書的書名,但真的來到法國才發現法國胖女人還是很多,可能因為她們的生活很優閒。






多數的法國人總給人都不需要上班的幻覺,他們無時無刻都可以出現在咖啡館、公園、景點,如果說阿比的街上都是酒吧,那巴黎的接頭(新注音又來了!)街頭就都是咖啡店。不同於台北那樣大量複製刻印的連鎖咖啡廳,巴黎的咖啡廳各有各的味道,多半的屋舍老舊服務生穿著紳士,顯然咖啡在此地的用途不是提神醒腦或裝模作樣,而是整個咖啡文化代表的閒散、適意的骨幹與本質。




拜金馬奇幻影展超級無敵熱門片「花神咖啡館」之賜,位於Saint-Germain-De Pres地鐵站附近的花神與雙叟是假文青如我的夢想之地;這兩個在19世紀末期的就開張的咖啡館孕育了卡謬、西蒙波娃、沙特等人,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都從這兩個咖啡館誕生,因此有「自由之神行經花神之路」的美名。(當然電影男主角也是帥到掉渣)



講這麼多但因為我覺得雙叟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比較好吃所以我去吃了雙叟(...)。

巴黎咖啡館的鹹食價格大概在15-30歐不等,一點都不便宜QQ 所以我在下午兩點左右到達,可是完完全全沒吃早餐打算把兩餐併一餐吃|||

我覺得花神或雙叟給人的用餐經驗就有點像是要去台北的明星咖啡館朝聖一樣,東西是有多好吃嗎?的確蛋捲做得很有誠意非常厚實,但是需要花到這麼多錢嗎?當一間咖啡館賣的是曾經有各種藝文人士在這裡經歷寫作的痛苦與頓悟的狂喜時,對我這種膚淺的人來說那是完全合理的價格。

畢竟SAINT GERMAIN的咖啡館這麼多間,以前我只在書中看過他們文字的人選擇來了這裡,而且成為常客,一定是有甚麼原因的。

另一個巴黎可以散步聊天野餐看風景的好地方是盧森堡公園。這個在地圖上看起來離SAINT MICHEL非常近的公園其實需要步行大概半小時(是的來歐洲一個月我現在已經在網拍上物色球鞋了...)。



 







我不曉得取名盧森堡公園是不是因為這裡很像盧森堡,但是這座公園真的非常美,而且人們都會帶著一點酒或沙拉來這邊看書,不得不說歐洲真的是閱讀風氣興盛的地方,果然是文明與思潮的核心。

盧森堡公園中心有一個不太會噴水的噴水池,周邊是英式法式融合的庭園,不曉得換季會不會換花不過主要色調是明亮的橘色與黃色,搭配綠衫樹與米白的雕像,整體採光很好(蛤?),從下午待到夕陽西下都沒問題。

(只是有時候齁!會看到情侶在那邊摸來摸去親來親去弄來弄去也是有點煩啦!)

喔對了盧森堡公園附近有麥當勞,觀光客可以在此行程後去麥當勞歇歇腳偷用WIFI。



既然主題是文青PACKAGE就不能錯過巴黎最最重要的點:羅!浮!宮!



羅浮宮不論是否喜歡參觀博物館的人都該來,因為不論是進去走馬看花還是認真參觀還是在外面跟dan brown小說翻拍成電影的幾個金字塔合照,都非常值回票價。





(我一直在想台灣的博物館究竟出了甚麼事,我們不是沒有美好的文物可以展示,為什麼故宮這類的展館總是要透過辦一些奇怪的展覽來維持營運,也許是我們缺乏專業經營博物館的人才吧)

羅浮宮內部分成很多展館,依照藝術形式(畫作、雕刻)及年代(埃及、中古、中世紀、浪漫、文藝復興、復辟等)、地域(法國、北邊的學派例如荷蘭、德國等)來分類,如果全部看完大概需要兩到三天,不過館內有特別highlight幾個重要的作品,並做了詳細的指標導引。

我花了三小時,看完蒙娜麗莎、勝利女神等四到五個重要的經典館藏,並且隨自己興趣看了希臘雕像區、和法國繪畫從中古到文藝復興時期,差不多就又餓腳又痠了。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館內所有文字解說皆為法文,除非租借導覽,不然很容易有看沒有懂。

牧神pan真的超可愛的

但我的最愛還是three graces

羅浮宮三女神之勝利女神沒有頭

這時期的畫風都好詭異而血腥...
 

終於來到蒙娜麗莎這!但老實說人真的太多,我並沒有感受到班雅明先生說的靈光。



天哪我超喜歡上面那個邱比特


這幅畫深得我某個摯友的喜愛,主題是左邊那個人和右邊那個人是姐妹,他們想表達他們感情很好(我沒有在豪洨)。

羅浮宮的外面就是杜樂麗花園,我個人是覺得風沙有點大...不過也是有許多人在野餐或在草地上午睡,應該是很好的養兒育女的地方,小朋友都有足夠而天然的遊樂空間。

從杜樂麗花園走出羅浮宮後就是塞納河!河邊這條路上有許多二手書攤與賣仿作畫作的攤子,書很便宜畫很貴,我一度想買一幅仿的the kiss畢竟這就是當假文青的真諦啊!!!但是他要25歐,只好馬上去哭窮然後閉著眼睛快步走過。

 



順著塞納河一直不停的直走大概走個40分鐘會抵達notre dame。在此先聲明其實如果你不想花錢爬鐘樓,那麼notre dame還蠻...沒甚麼的。

但就算如此我還是澎湃莫名因為notre dame是我最愛的音樂劇!打從高中音樂課看了之後我不但買了原聲帶並且重看過三次音樂劇的dvd,而且大學時還自掏腰包上法文家教看我因為notre dame中法文的毒有多深(但是也沒有因此唸得比較好)。





最喜歡的橋段莫過於一開場的吟遊詩人prelude與中段的巴士底監獄暴動,然後女主角唱的安達路西亞也是很揪心,我想如果可以親眼看到一次notre dame表演我人生就真的完整了。所以當notre dame本人觀光化到不行讓我好失望的時候,我還是可以在教堂裡面想說天哪加西莫多他以前住在這上面嘛!也太酷了吧!之類的。

講著講著我想文青的部分到此為止,就放一首notre dame的歌再聽一次吧,大概是我第七百五十次聽這首歌還是覺得好感人~~~歌詞真的是本世紀最感人!我覺得這首歌很精準的捕捉了政教合一的萬佛歸宗與腐敗,人性神性同時降到最最底層時,其實沒有甚麼東西可以繼續躲在至高的聖潔點。

let them in, pagans and vadals. the end of this worl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