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誇張的為了省錢的一次是去學校餐廳(alma)吃飯,那時餐廳已經差不多打烊,但還有沙拉與湯,於是我就舀了湯、夾了我原本以為是辣炒磨菇但其實是甜醬蘑菇(到底誰想到把蘑菇煮甜的???)以及番茄黃瓜的一小碗沙拉,共1.7歐。
沒錯1.7歐聽起來很便宜,但那些東西吃起來的感覺和吃衛生紙差不多。
突然想到我的幼年偶像鄭元暢說他在很窮的時候會吃衛生紙,然後覺得五月花最好吃的軼事,但阿比的衛生紙都硬硬灰灰的,我不想嘗試。
而且每餐都吃番茄真的很崩潰,雖然腸道因此乾乾淨淨,但為了省錢狂吃番茄我怕自己會變成番茄勇士或番茄勇士的女朋友。(番茄是這裡僅次於香蕉最便宜的水果了!)
而由於買水也不便宜,一瓶大概夠半天喝的水要將近1歐,每天買水實在很傷,一開始沒有住在有廚房的地方每天買水都要吱吱叫。
於是!在一個待在阿比蠻久的人介紹下,我決定前往一間價格比較便宜的Cloruyt超市採買,並在換到有廚房的暫住地時開始自己下廚。
看圖片就知道這是一間非常大的量販店,賣的東西從五金清潔美妝生鮮麵包蔬果都有,甚至還有一個彷彿傳統市場的區域專門賣各種水果與蔬菜。
但是問題來了,阿比是個英文荷文法文傻傻分不清楚的國家,但是在量販店這種舉目無親(?)的地方,要買的東西究竟顯示哪種語言在包裝上真的很難說。
根據本人三腳貓的法文程度也只能看懂關鍵字,例如要買卸妝乳時我也是一直不確定到底那東西是洗面乳還是卸妝乳,直到看到demaqui...才想到喔好像以前有學過化妝舞會是maquixxxxxxxx之類的字齁,那de根據字根字首推敲應該就是去除吧!然後再把這罐東西轉過來,後面的產品使用說明有提到yeux(眼睛)之類的五官字,就覺得好那應該這是卸妝用的沒錯了!
碰到荷文就沒那麼幸運了,一度為了要從多種chips選一個口味(他有很多種顏色的不同口味)但實在無法推敲出荷文的箇中巧妙,最後就決定直接看熱量!應該熱量低的就是比較不鹹的了吧!(結果買回來還是鹹的要死...)
慘劇發生在買湯包時,由於整包東西上只看得懂那湯的圖案與soup和double chicken三個元素,其他都是荷文,大膽嘗試的下場是那其實是沖泡式義大利麵!!!
也就是在吃完自己煮的義大利麵後以為煮了湯但殊不知只是又煮了一鍋義大利麵!(這鍋東西現在還在鍋子裡...)而且他也非常非常非常的鹹。另一個慘劇是歐洲人真的很嚴格的進行不給塑膠袋這個活動,因此抱著大包小包走回家的感覺實在沒有很好。等我搬去studio就要來買個大媽用的拖菜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